首页 | > 企业动态 > 集团新闻 > 综合新闻 |
聚焦精细化管理|三公司:下沉式施工便道助力施工降本增效
常山县旧城改造标杆工程定阳北路延伸工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在常山县主城区南北向交通动脉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。这条全长1.85公里的主干道作为常山县主城区南北向交通“大动脉”,不仅是狮子口片区路网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,更承载着全县首个综合管廊建设使命。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民生保障水平,为常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项目航拍图
面对工程一侧连绵五座山体、最高垂直高度达75米的复杂地质条件,项目部在施工中遭遇严峻挑战。山体护坡施工便道一侧紧邻陡峭山体,另一侧下方垂直高度较大,施工总长度长且需频繁调整便道。传统硬性防护措施不仅成本高昂,且施工周期漫长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项目技术团队以创新思维破局,成功研发“超高边坡土方施工下沉式施工便道”专利技术。该技术通过梯形防护土埂防护系统与雨水隔断防冲刷技术,在施工便道开挖时保留外侧原状土并进行标准化处理,同时将便道整体向防护土埂侧形成0.1斜率横坡,构建起安全缓冲体系。“与传统工艺相比,下沉式便道技术节省成本约50万元,大幅提升施工效率,有效解决了常规方法无法对下方坡面及便道进行保护的痛点,为渣土车作业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。”技术研发人员袁英南介绍。目前,该技术已在二号、四号山体土方开挖中成功应用,历经两个梅雨季考验,验证了其卓越的可靠性和实用性。
完工项目实景图
项目部以创新工作小组为攻坚单元,聚焦施工全流程痛点开展技术攻关。针对边坡物料运输困难、管廊钢筋绑扎误差大、电缆线回收耗时耗力等问题,团队先后《超高边坡自由升降物料运输装置》《一种钢筋间距测量卡尺》《一种电缆线移动回收装置》等多项专利和五小创新成果。这些创新技术大幅提升了物料运输效率,降低了人工与设备租赁成本,钢筋间距合格率大幅提升,板面下沉风险有效规避。近三年,项目部累计斩获专利、工法、论文等成果20余项,创新成果丰硕。
为夯实技术根基,项目部同步打造“职工夜校”人才培育平台,通过导师带徒、技能培训、现场实操等形式,系统性提升青年员工创新能力。技术骨干与青年人才结对攻关,推动创新经验快速转化为实战能力,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注入持续动力。这一举措不仅培育了创新型人才梯队,更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,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作为常山县的重点工程,定阳北路延伸项目意义深远。项目建成后,将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,优化综合管廊布局,提升市政设施安全性和运维效率。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定阳北路项目以科技创新引领旧城改造,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‘常山经验’。”